胡蜂俗称“马蜂”,是一种让人望而生畏的昆虫。而在乌沙镇,却有近百户人家养殖胡蜂。为什么养胡蜂?大伙不怕吗?日前,带着疑问,笔者前往乌沙镇进行采访。
养马蜂走上致富路
“陈老弟,这只蜂王我抓走了哈!”
“这只要150元哦,少了可不行。”
“好好,就要这只!”在乌沙镇岔江村下分田组,白碗窑镇的养殖户张学兵正在跟陈睿购买一只蜂王。
陈睿今年33岁,是贵州宏伟成祥胡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。2014年,陈睿从一直务工的深圳返回老家。
“刚回来,我也没头绪,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!”陈睿说,刚回来那段时间很迷茫,一直找不到适合的事做。
后来,陈睿遇到了正在饲养胡蜂的黄国忠。听黄国忠说,蜂蛹是难得的美食,市场很好,效益很不错。陈睿询问黄国忠:“如果我养胡蜂,需要些什么条件呢?”
“养胡蜂最主要的条件是树林,你家那儿有的嘛!”
“树林倒是有,主要是没有技术,胡蜂那么凶,可不敢养。”
“技术的问题,你跟着我学一段时间就可以了。”
经过深思熟虑,陈睿认为这是一条可以脱贫致富的道路。2014年,陈睿便在自家林中开始养殖胡蜂。
“走,带你们去看看我们挂养的胡蜂。”陈睿开心地邀请笔者。
沿着蜿蜒的上山路,十分钟后,在郁葱的树林中,嗡嗡嗡的声音吸引着人们,只见一窝窝胡蜂悬挂在在树枝上。
“其实不用怕,只要你不去惹它们,它们没有多大危险。”陈睿说,一开始养殖胡蜂,自己其实也很怕,但了解一段时间之后,感觉这种生物很温顺。
2014年到2015年,陈睿总共养了1000余群胡蜂,但因技术等原因,最终收成不到三分之一。
“前两年都失败了,但仔细算下来,只要能解决技术问题,养胡蜂还是比打工赚钱。”陈睿说,饲养胡蜂并不是要时刻守着,每天按时喂食之后,还可以做点其他事情,只要突破技术关就行了。
坚持最终带来收获。2016年,陈睿饲养的1000窝胡蜂,让他收入了20多万元。
技术的各方面成熟,让陈睿动了更多心思。与其一个人养殖胡蜂,不如带动更多的人投入到这个产业中来,2017年,陈睿成立了贵州宏伟成祥胡蜂养殖专业合作社。
“合作社主要是提供技术培训,打破找蜂、移蜂的传统养殖方式,实现大规模的人工养殖。”陈睿说,养胡蜂的人很少,是因为养蜂技术不成熟,现在我们掌握了这些技术,就要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。
詹仁友今年24岁,初中毕业就到深圳打工的他,是合作社成立最初的成员之一。“陈睿养蜂让我看到了希望。”詹仁友说,在技术上,陈睿已经突破了不少,自己只要按他的方式来喂养,就无需太多担心。
如今,合作社成员共有5户,采取“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模式,通过把蜂群分发给农户挂养,采取发放工资的形式带动农户受益,一个蜂窝每年给农户500元的照看费。在蜂群成熟之后,合作社还将按照蜂窝的数量,按照百分比分红。
2018年,合作社总共养殖了1000窝胡蜂,300窝土蜂,到年终,预计合作社成员每户收入将达到10万元左右。
“未来,我们希望能够把蜂蛹做成熟食产品。”陈睿说,目前把蜂蛹直接卖出去,其实不太划算,如果能把蜂蛹做成熟食产品,将大大提升收益。
马蜂带来新产业
来到乌沙镇大梁子胡蜂养殖基地,工人黎发金正在把一只只蜜蜂放在胡蜂窝中,为胡蜂喂食。
喂食的空隙,黎金发说:“养胡蜂的同时,也要养一部分蜜蜂,因为蜜蜂是胡蜂的食物之一。”
今年63岁的黎金发,从2017年9月开始便长期在胡蜂养殖基地务工,每个月有3100元收入。
“基地长期员工有15人,主要负责胡蜂的喂养与管理。”胡蜂养殖基地负责人叶仕栋说。
“小时候家里养了一些蜜蜂,从那时就很喜欢这类昆虫。”叶仕栋说,这些昆虫每一群都像一个国家,分工很明确,很神奇。
正是因为这种兴趣,三年前,叶仕栋放弃了做了多年的音响生意,开始养起了胡蜂。
“胡蜂是新兴产业,有很大的市场空间,并且在这小小的胡蜂身上,还有许多未知的东西等着去开发,比如说蜂毒。”叶仕栋说,胡蜂还对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帮助,能够帮助树木除虫,保障森林的健康。
但创业之初并非一帆风顺,全凭兴趣来饲养胡蜂是走不通的,2015年叶仕栋养殖了400窝胡蜂,因技术不够,这些胡蜂大多成了没有收入的实验。
“一开始很沮丧,可我还是不愿放弃。”叶仕栋说,这也是经验积累的过程,之后他更加注重胡蜂养殖技术的学习。
在自己饲养了两年胡蜂之后,2017年,叶仕栋邀请了喜欢胡蜂的何龙、张坤、邱仓江三人加入,合资成立了贵州勤汉富农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。
到目前为止,公司已投入资金400万元,去年7月成功育出500余群,有“葫芦”450群,“红娘”45群;到今年五月,公司已人工育出标准蜂群7000群。
叶仕栋说:“公司现培育出了7000群胡蜂,大多已分发到50多户贫困户手中。”原来公司采取了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的模式,通过培育标准蜂窝,免费分发到贫困户挂养,到年底再定价回收。
“我家今年就领养了100窝,到年底每个蜂窝大约10到20斤,公司以20元一斤的价格回收,算下来可不少呢。”来自洛万乡的村民刘启安说,公司保价回收,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,只要认真照管就行了。
“目前公司正在筹备办胡蜂养殖技术培训班,希望更多人掌握养蜂的技术,带动这个产业壮大。”叶仕栋说。
|